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梦远书城 > 宫斗宅斗 > 重生东北1910 > 第124章 英国换人

第124章 英国换人

时间已经是1914年6月17日,距离卓立仁上一次离开英国去法国正好一个月,整个英国工厂的仓库里只有不到500万人份军用口粮,按照卓立仁的预估,现在的仓库里至少应该有1000万人份以上的库存才算正常,卓立仁被气的脑门子一蹦一蹦的,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。

他强压着怒气来到工厂的办公室,那位汉密尔顿经理不在,卓立仁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,这个人叫汤姆,是保罗按照卓立仁的指示,从美国派来监督汉密尔顿经理的,卓立仁一听就憋不住了,问他为什么没有督促汉密尔顿经理按照美国总部的要求去做?这个汤姆还挺委屈,说那个汉密尔顿经理根本就不听自己的,他就一个人能有什么办法?

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,汉密尔顿经理还没有回来,卓立仁实在不能再等了,把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打发出去,到他平时经常去的地方找他。半个小时以后,汉密尔顿经理喝得满脸通红的回来了,一看见卓立仁就很不高兴的问他,为什么要这么无礼的把他从餐桌上面叫回来?难道他就没有权利好好的吃一顿饭吗?你们中国人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吗?

看见汉密尔顿这幅德性,卓立仁反倒逐渐平静下来,心平气和的问他,两条自动包装生产线为什么只开动了一条?汉密尔顿经理也知道自己在这一点上理亏,面上讪讪的,却不肯认错,还摆出来一幅无理辩三分的无赖嘴脸,反过来指责卓立仁和美国总部不懂商业规律,不了解英国市场还胡乱指挥,将来必然会给公司造成极大的损失,只有他才真正为了公司着想云云。

看着他满脸潮红唾沫横飞的这幅模样,卓立仁下定决心,这一次必须把他拿下,不能再让他在这里继续做搅屎棍子,虽然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麻烦,至少现在先把生产恢复起来。他扭头看看查尔斯?贝克曼先生,再看看丹尼尔?惠灵顿律师,这两个人也在看着卓立仁,似乎是在等着他的决定。

卓立仁毫不犹豫的用左手做了一个手势,这是他们事先约定好的,用左手做手势的意思,是不再保留汉密尔顿的工作,直接辞退,还有一个是用右手做手势,意思就是尽量挽留,这种可能当然已经不存在了,查尔斯?贝克曼与丹尼尔?惠灵顿这二位,现在也没有继续挽留汉密尔顿先生的愿望。

得到了老板的授意之后,丹尼尔?惠灵顿律师不再听汉密尔顿先生滔滔不绝的废话,做了一个手势阻止他继续说下去,有些愕然的汉密尔顿不明白,这个人为什么要阻止自己的讲话,他那被酒精和愤怒搅得混乱不堪的脑子突然意识到了什么,嘴巴却闭上了。

丹尼尔?惠灵顿律师从皮包里面拿出来两张纸,把这两张纸摊开摆放在面前的桌子上,再用手推到对面汉密尔顿的面前,以一种沉稳缓慢却是不可置疑的语气说道:“尊敬的汉密尔顿先生,我是劳埃德海事保险公司首席律师丹尼尔?惠灵顿,您面前的是我的律师资格证还有接受委托书。

我受委托人,美国新世纪投资公司董事局主席卓立仁先生委托,现在正式通知您,杰克?汉密尔顿先生,由于你在担任新时代食品公司总经理职务期间,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,一再拒绝执行美国总公司给予你的指令,在美国总部派人来督促你的工作时,仍然固执的不肯予以配合,所以现在,你被解职了!

从现在开始,你将不再有对该公司的管理权,你作为该项目管理人所享有的分红股份,因为你的失职被同时撤销,同样也是因为你的失职,你将没有退职赔偿金,作为被解职人,你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把全部工作和账目交接清楚,否则我们将会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。现在,请你明确回答我,你是否已经完全听明白我说的一切,并且准备履行自己的法律责任和义务?”

好像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一样,汉密尔顿先生的脸色,瞬间就从刚才的涨红变成了惨白,整个人的状态从刚才的张牙舞爪,一下子就变成了瘟鸡一样,耷拉着脑袋,腰都直不起来了,他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那两张纸,两只手有些神经质的把这两张纸来回摆弄着,嘴里似乎还在喃喃自语着什么,只是最后什么都没说出来。

看着这个刚才还是气焰嚣张的家伙,瞬间变成了这幅模样,卓立仁心里多少也有点替他难过,只是一转念,想起来仓库里面那么一点点产品,还有这个家伙已经造成的巨大的损失,这么一点点的同情或者是怜悯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。

查尔斯?贝克曼先生带着失魂落魄的汉密尔顿出去了,他们要一起把所有的账目交接清楚,然后才能让汉密尔顿离开,卓立仁倒是没有什么担心,这个家伙虽然很有些刚愎自用,在经济方面做手脚应该还不至于。至于他离开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别的问题,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
这个汉密尔顿先生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,他被辞退以后,一直心怀怨怼耿耿于怀,尤其是他被辞退之后不到两个月,战争就爆发了,这家伙在后悔惋惜之余,竟然在自己的家族支持下,几乎完全按照新时代公司的这个模式,在英国另外一个城市普利茅斯,重新搞起来一个类似的综合加工厂。

虽然没有新世纪投资公司和新时代食品公司的专利授权,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和口感也都差了很多,到了那个时候,战争已经进入到最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,对立的两大阵营,几百万士兵泡在满是烂泥的战壕里嗷嗷待哺,不管是英国方面还是美国方面,都没有那个精力和心情去管两个小公司的专利纠纷,汉密尔顿先生居然也赚了一个盆满钵满。

新世纪投资公司起诉汉密尔顿公司侵权的案子,一直被拖到了战争结束之后,才有了一个不是结果的结果:英国政府为了安抚友邦,判定汉密尔顿的公司侵权成立,并且马上停止所有侵权行为,但是所有赔偿要求不予支持!这个结果让卓立仁充分认识到大英帝国的丑恶嘴脸!这些都是后话不提。

安排好了这些事情之后,卓立仁一天都没耽误,坐上来往于英国到马来亚之间的马来半岛号邮轮,离开了英国,穿过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,赶往东南亚。本来查尔斯?贝克曼先生和皮埃尔还想让他再多待几天,这两个刚刚开始合作的新伙伴有了一个新的想法,他们俩觉得,如果卓立仁的预测成立的话,在英国和法国这么大的国家里,只有一个这种规模的粮食畜禽加工综合体无论如何都是不够的。

从以往历次欧洲战争来看,交战双方的参战军队,人数少于50万的可能性很低,卓立仁还信誓旦旦的‘预测’说,这一次的战争规模一定会是空前,但不是绝后的,绝对是超过百万级别的战争。

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就以他们俩对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后勤支援能力的了解,现在的军用口粮生产供应能力,恐怕连战时需要的一半都满足不了。

事实也的确如此,一战爆发之后,英法两国都不得不紧急动员全国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全力生产,结果还是不能保证前线的士兵能吃上饱饭,前线士兵不得不吃那些已经在仓库里面保存了5年、8年甚至10年之久的罐头食品。一直到了战争开始之后一年左右,才能勉强保证战壕里面的士兵能够基本上吃饱饭。

查尔斯?贝克曼先生和皮埃尔的意思是,希望在英国和法国再各自建设一个同样的工厂,或者在现有工厂的基础上进行扩建,把原来到2条自动包装生产线增加到4条,至少能够保证军用口粮的日产量达到或者超过60万人份的水平。即使这样也仅仅能够保证20万名士兵1天的需要,因为1人份只是1个人1顿饭的量,而不是一个人一天的量。

卓立仁当然不反对这个建议,他马上就给美国总部的保罗发了电报,要求他尽一切可能,想办法从美国的工厂尽快拿到新的自动包装生产线,尽快提供给欧洲工厂。保罗的电报很快就到了,两个消息有好有坏,看得卓立仁喜忧参半。

好消息是,保罗可以把给美国工厂追加订购的7套新型生产线,优先给欧洲这边发过来,这种新型的生产线比旧型号的生产线效率提高了至少80%,一条生产线的日产量已经能够达到25万人份军用口粮的水平。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英法俩国增加生产线的要求,还可以提高在奥匈帝国、意大利还有德国分公司的日产量。

如果新型的生产线投产以后,军用口粮日产量差不多能达到300万人份,按照一个人一天三餐计算,基本上可以保证100万人的需要。

整个一战期间,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218万余人,损失2210万余人,其中死亡515万余人;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,损失1540万余人,其中死亡338万余人。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余美元。新世纪投资公司的这一点产量,对于整个战争的影响和作用,其实是微不足道的。

作者有话说

第124章 英国换人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贵妃娘娘千千岁

陨落的大师兄

春夜渡佛

逢春

春盼莺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