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梦远书城 > 宫斗宅斗 > 重生东北1910 > 第189章 前因后果

第189章 前因后果

代表东印度公司的荷兰,在事实上摧毁了兰芳共和国后,依旧忌惮于当地华人,还有中国国内的反应,一直不敢对外公开宣称,已经消灭了兰芳共和国,还另立了一个傀儡,代替他们管理此地,一直到1912年满清灭亡之后,才敢正式宣布,占领原兰芳共和国的土地。

也就是说,荷兰政府在法理上,宣布对原兰芳共和国土地所有权,到现在还不到三年。简明扼要的说完了兰芳共和国的历史,卢家两代族长都看着卓立仁有什么反应,结果发现这位新姑爷,两眼发直目视前方,卓立仁已经听傻了。

在卓立仁的印象里,华人只要是离开故土去到海外,无论到哪里,都是一副乖宝宝的形象,吃亏受气才是正常状态,要不怎么说人离乡贱呢,说的就是这人要是离开了家乡那个熟悉的环境,就没了敢打敢杀的那股子底气。

谁能想到,来到婆罗洲的华人这么生猛,还能闹出来一场波澜壮阔回肠荡气的大戏,让人听着就提气,不由自主的就想挺直腰板,再喊一嗓子叫个好。

卢氏父子看着卓立仁一直在那发呆,不知道他在想什么,也不去扰他,反正故事是讲完了,正好喘口气喝点水,互相之间用眼神交换着各自的想法。

刚才卢老太爷听卓立仁说,还要自建一支数千人的队伍,还以为他想重温兰芳旧事,在婆罗洲这里照葫芦画瓢的再来一次,着实被吓了一跳。父子连心,卢嘉福自然明白,父亲的担心所为何来,所以才不厌其烦的,把当年兰芳共和国的事情给卓立仁讲得清清楚楚。

父子俩的目的就一个,希望卓立仁不要太张扬,老老实实闷声发财就是了,可千万别像当年的罗芳伯那样,明目张胆的扯旗造反,居然还立了国了,这不是给自己招祸呢吗?树大招风,出头的椽子先烂不是。

趁着现在英国人在欧洲,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在打仗,一时半会的还顾不上这里,踏踏实实的先把好处装兜里,什么时候等到英国人把欧洲的事情都给弄明白了,人家肯定还要派兵回到婆罗洲,就卢家这个小身子板,拿什么去跟人家大英帝国抗衡啊?

你一个人轻手利脚的,将来拍拍屁股说走就走了,我们这么一大家子,几百口子人往哪跑?还不是得跟在人家的屁股后头,吃一些残羹剩饭?反正现在是把黄家给扳倒了,到时候,英国人总不能什么都自己去干吧?还不是得靠这些中国人帮他管着?

就在卓立仁还在那瞎琢磨的时候,卢靖姗出来了。她在后头和老太太,还有婶娘和两个嫂子还有几个姐妹吃完了饭,一直在唠那些女人家的话题。

老太太和老太爷一样开始享清福,不怎么管事了,毕竟岁数大了,也有点不耐这些年轻人的聒噪,问过卢靖姗几句,跟自家男人过得好不好之类的话,就回自己屋休息了,留下卢嘉福的夫人,就是卢靖姗的婶娘,还有两个嫂子陪着她。

卢靖姗的这个婶子还不到五十岁,那个年代的人结婚都早,男人十五六,女人十四五结婚都很正常,家里人一般都把老族长的老伴尊称为老太太,现在的族长卢嘉福的夫人为太太,是现在卢家名副其实的掌家夫人,给卢嘉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,现在都已经结婚也有了孩子。

他们的大儿子,就是卢家在沙捞越古晋的大掌柜卢建富,也是卢家建字辈里边的老大,今年已经三十出头了。卢嘉福的女儿卢建萍,嫁给了沙巴罗家族长的小弟弟,卢建富娶的又是林家的女儿,卢嘉福的小弟弟娶的是黄家的女儿,所以说北婆罗洲黄罗卢林这四家都是姻亲,几百年下来,这种血缘关系早就已经分不清彼此了,只不过一旦涉及利益攸关的事情,马上又开始打起各自的小算盘,‘亲兄弟明算账’的话自古有之,倒也不足为奇。

其实在过去的几百年里,这四个家族一直都是互相提携守望相助,关系处得还是很不错的,尤其是在刚开始那段时间,黄家利用与王室之间的良好关系,对于后来的这些家族能够在北婆罗洲落地生根,并且很快就找到了各自的发展方向,都提供了很多帮助,慢慢的形成了分工明确,一家做一行的发展模式。

黄家因为在国内就从事采矿业,采矿工人资源丰富,到了这里之后,自然也就轻车熟路的进入了煤矿开采行业,婆罗洲的煤矿开采已经有超过700年的历史,别的不说,说起挖矿来,三个本地人也不如一个中国人,不仅能吃苦耐劳还便宜听话。

黄家只用了二十年,就基本上垄断了婆罗洲的煤矿、锑矿、金矿还有宝石矿,几乎所有的矿业开采活动,兰芳共和国时期,仅华裔矿工就超过了30万人,这些矿工也是兰芳共和国最好的士兵来源,战斗力远超东印度公司的那些雇佣兵,所以才能屡战屡胜。

后来兰芳共和国失败之后,荷兰人吸取了在对付兰芳共和国时的经验教训,把整个婆罗洲拆分成南、西、北三个部分,进行分而治之,把当地的土著,赶进了婆罗洲中部的山地林莽之间,切断了他们与华人之间的联系,同时削弱了两方面的力量,又在华人中间,培植投靠依附自己的家族,再一次对华人进行分化瓦解。

今天的我们都能理解,所有的文化和种族,都有其优秀的一面,也有其糟粕的一面,那种完全没有缺点的民族,早就已经廓清寰宇一统天下了。不知道是不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不良反应,儒家文化熏陶了两千年的中华文明,居然会产生如此之多的汉奸。

往前捯饬几百上千年的事情,咱们就不说了,就拿二战期间,日本侵华时期来说,全世界范围里,遭到外国侵略的国家那么多,独独只有中国的汉奸和伪军人数,竟然会超过了日本侵略军的人数,真是奇了怪了。

有人说‘崖山之后无中华’,那个意思按照码字的理解,就是作为中华文明的主体,在崖山之战以后已经没有了,不管是出于理智还是愿望,都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,也不管这个话听着让人心里多么苦涩,咬着后槽牙也得说一声‘此屁可能有理’。

回头再看看满清入关的时候,面对着那些野兽般的辫子兵,还有他们手里滴血的屠刀,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,宁可掉脑袋也不肯割掉头发,留起来那个小尾巴,还有那么多的人,不肯低头下跪做‘奴才’,宁肯抛弃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,舍弃供奉着祖先的家庙宗祠,700多万人甘冒奇险,漂洋过海下南洋。

如果没有这种‘杀身成仁舍生取义’的牺牲精神,自然也就没有后来持续了十四年之久,牺牲了三千万人的生命,血腥惨烈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,中国恐怕早就没了。

都说是开车不溜号,溜号不开车,一不留神又跑出去老远,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。黄家依靠采矿,在婆罗洲赚到了第一桶金,也奠定了后来数百年的基业,就连王室对黄家都极为信重。

兰芳共和国失败以后,荷兰人代表东印度公司,很快就控制了整个婆罗洲,黄家也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矿业资源,从原来遍布整个婆罗洲的几十个煤矿、宝石矿、锑矿,被迫收缩到北婆罗洲,这么一小块土地上面。

那个时候,北婆罗洲还没有发现金矿,只有煤矿和锑矿,黄家能够控制的矿工人数,也从鼎盛时期的十多万人,陡然下降到只有一两千人,还处在荷兰人的严密监视控制之下,势力和影响大幅缩水,当然主要还是收入骤减。

黄家为了自保,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赚钱,转头跟荷兰人合作,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‘洋奴’历史,先是荷兰人,然后是葡萄牙人,最后是英国人,反正是谁控制这块土地,黄家就跟谁合作,多少有点‘有奶就是娘’的意思。

其实婆罗洲上的华裔家族,差不多都跟这些外国殖民者合作过,或者是一直在合作,曾经那么强大的兰芳共和国都打不过人家,已经是一盘散沙的这些华裔家族,除了合作还能做什么呢?可为什么只有黄家这么招人恨呢?这里边就有一个尺度的问题了。

黄家为了自保或者赚钱,跟外国人合作没问题,说句稍微过分点的话,你就算是帮助外国人,去祸害那些土著,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,问题是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,都有一个底限,对于中国人来说,这个底限就是不能帮助那些外国人,来祸害咱们自己人,谁敢那么干,不啻于与所有的华裔为敌了。

黄家一开始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,任何涉及到华人利益的事情,都会十分小心谨慎,经过了再三斟酌之后,才确定做不做,或者怎么做,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还有环境和条件的改变,黄家那些知礼守节保持传统的老一辈人,逐渐凋零逝去之后,新一代的黄家掌舵人,就不再安于现状了。

这一代人是在黄家最辉煌的时期,含着金钥匙出生成长起来的,从小就生活在臣仆无数,花用无度的幸福之中,在一定程度上,就连王室的用度花费都要仰仗黄家的恩赐,黄家的孩子享受着远比王子更优沃的待遇,整个婆罗洲上的十一处金矿,全都掌握在黄家手里,想给王室交多少黄金,还不是黄家族长的一句话而已,那是真正的日进斗金。

兰芳共和国时期的黄家,控制了包括煤矿金矿锑矿在内所有的采矿业,还有技术上的绝对优势,他们从国内带来的矿工,依靠炼制焦炭的技术,彻底改变了婆罗洲,只能烧炼生铁和粗钢坯料的历史,可以炼制熟钢,这种垄断性的利润极其惊人。

等到兰芳共和国失败之后,这种技术引起了荷兰人的觊觎,然后就上演了一出强取豪夺的戏码,黄家的焦炭技术还有炼钢技术,很快就被荷兰人以‘国有化’的名义‘被合作’了,黄家失去了绝大部分的利润,只剩下了一点残羹剩饭。

人在矮檐下,不得不低头,黄家除了低头认输没有别的选择,即便如此也没人会说黄家什么,问题是当黄家被荷兰人发配到北婆罗洲的沙捞越,那么一个小地方之后,新一代的黄家族长完全没办法接受这种结局。

从以前的日进斗金,变成了现在的入不敷出,甚至是坐吃山空,从山珍海味到青菜豆腐,从无冕之王到低三下四,这种落差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了的,都说是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想明白这句话容易,真的去体会这种感受,可就太难受了。

面对着荷兰人的打压,黄家的族长很快就做出了选择——彻底投靠依附荷兰人,哪怕是出卖所有的人,也要保住黄家的利益,最终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,黄家彻底成为了外国殖民者的帮凶,和绝大部分华裔的死敌。

作者有话说

第189章 前因后果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贵妃娘娘千千岁

岁岁平安

春夜渡佛

春盼莺来

鬼怪游乐场[无限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