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梦远书城 > 宫斗宅斗 > 浮生梦录 > 第5章 (四)数年 归途

第5章 (四)数年 归途

自吴供奉去后,不知过了多久,寺中突遭巨变。

战乱已久,粮食难买,流民无粮,饿殍遍地。众流民知寺中有粮,遂夜深时撞门抢粮。一夜荒唐后,狼藉遍野,寺种粮食已不多,主持便与众高僧商议,决定遣散众人,无须在此等粮气绝。

是日,沉沉黑云,为下雨兆。

众人聚集寺庙广场上,主持在高台分发余粮,众人一一领去,然后合什一拜,出门而去。

师父玄真和慧真最后领粮,玄真面色悲哀,看着空空的米袋,问道:“主持,粮食都分完了,你呢?”主持一笑,答:“我已预感,圆寂之夜将近,故将死之人,何必留粮。”玄真顿时面如土色,哭道:“请主持留下我,让我服侍你至圆寂之夜。”“死生有命,玄真,莫要伤心,六祖圆寂时曾有偈:兀兀不修善,腾腾不造恶;寂寂断见门,荡荡心无着。如来要见我,我何必推辞。去吧,玄真。”说罢,转身离去,向大雄宝殿走去。此时风吹幡动,主持身着袈裟,如真佛临世。

玄真定定的看着主持离去,良久才落寞的牵起慧真的手,向寺外走去。

时局动荡,玄真二人走了许多路,见了许多人,才在一处荒郊中找到一处破庙。两人落脚于此,靠化缘为生,也常摘果子,种蔬菜。日子慢慢过去,师父刚来时神情落寞,但渐渐的也恢复往常,慈祥宁静,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望月遥想。

之后,叛贼被杀,动乱平定,肃宗新朝班师回朝,天下再次安定,百废待兴。又过数年,河清海晏,歌舞升平,恢复后的庄严寺又召回曾经寺僧。玄真满心期待,想要带回慧真一通回去,可慧真此时年已弱冠,情窦初开,曾救下路中一女子,两人两情相悦,私定终身。如今玄真离开,慧真只好承认此事,玄真无奈,命其今日还俗,然后离去。慧真本想让玄真参加其婚礼,玄真不愿,但仍将昔年传家物送给慧真。之后,慧真与那女子大婚。二人数次搬迁,终在一处山灵水秀的村子安户。期间,据传闻可知,玄真回归庄严寺后袈裟加身,成为主持,并号众僧礼佛,且将前主持舍利子放入佛龛中,长年鲜花在侧,香火不绝。

又过数年,慧真与那女子已育有一儿一女,二人男耕女织,家庭和睦,生活安康。忽一日,慧真早起,看见雨后的朝阳,而空中荡漾着淡淡的清香,忽想起故人之事,顿时如冷水一浇,当头一棒,然后拿出深藏的一个布包,朝山野走去。

青山如黛,小河淌水,慧真在一小河边挖出一个大洞。慧真将那布包揭开,取出那块写着“非有诏不得画”的金敕。他看着此物,而后哈哈一笑,随手将它扔入坑中。尘土掩埋,这黄金的梦再也不复。

慧真一身轻松的去了,他跨过小溪,走过山林,摘去鲜花,采来果子,然后推开虚掩的柴门。公鸡打着鸣,犬吠在村中,炊烟在这片山野上摇荡。慧真放下手中的东西,然后搂着正在灶边烧菜的妻子,又是一番软语温存。

时光永远泛黄般的温暖,他们一见钟情,两情相悦,他们互定终生,相携到老,他们孕育儿女,膝下承欢,他们看着彼此老去,他们也会掩入尘土,山头的坟墓也会杂草青青,而在他的木碑上,他除了写下自己的名字,他还要写下一行隽永的字:天荒地老,此人身上从无一件袈裟。

而在万仞青山中,绿水长流里,那座掩埋金敕的一抔黄土,坟前依旧迎风立着木碑,它斑斑驳驳,不知多久岁月,可其上字迹依稀可见:

吴道玄之墓。

作者有话说

第5章 (四)数年 归途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岁岁平安

贵妃娘娘千千岁

鬼怪游乐场[无限]

春夜渡佛

港夜渐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