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梦远书城 > 穿越重生 > 十斛金 > 第15章 第 15 章

第15章 第 15 章

在旁人诧异的目光下,苏俊清径自走到姜蝉面前,道:“可否借一步说话?”

姜蝉有些怔楞,她一出大门就看见苏俊清了,没办法,这人生得太好,想让人注意不到都不行。

只是没想到他主动找她说话。

苏俊清为人清冷孤傲,话极少,每次他来赵家书房借书,她就跑过来看他,一边做着扇套,一边絮絮叨叨说着日常琐事。

他坐在窗前,手里拿着书,眼睛也盯着书,往往是她说十句,他能回应一句都算好的。

当时两家正准备议亲,她以为他对这桩亲事不满意,终日惶惶不安。还是赵霜霜告诉她,苏俊清喜欢安静娴雅的女孩子,不喜欢话多的。

她听了很委屈,自己并不是个呱噪的性子,只是见了喜欢的人,想让他多注意几眼罢了。

再见到他,她便很少说话了,一次两次之后,苏俊清来赵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。

不知为什么,姜蝉突然想起卫尧臣,那天在马厩前,她也是絮絮叨叨说个不停,卫尧臣就那么静静地凝立在雪中,同样话很少,但好像又有点不一样。

见她呆在原地只是出神,苏俊清皱了皱眉,提高声音又说了一遍。

姜蝉回过神,“……啊,好。”

两人往街巷深处走了走,这个距离旁人看得见他们,却听不清他们在谈什么。

姜蝉侧身而立,看着墙根下的一株枯草,沉默着等他开口。

苏俊清道:“听说那晚你原本是要找我?”

“听说?”姜蝉失笑,“听赵家人说的罢,我不是找你,是找我的丫鬟,碰巧袁嬷嬷也去外院有事,顺道而已,你千万不要误会。”

苏俊清的眉头微微一松,心里思量一阵,捡着能说的说:“家严和赵大人是同年,曾在户部共事过,后来我父亲调到南直隶任职,两家就渐渐没了来往。”

姜蝉一阵诧异,他的意思是苏家和赵家并不熟络,怪不得那天见面他对赵家的态度怪怪的,那联姻又是真是假?

似是看出她的疑惑,苏俊清马上道:“我从未听家严提过想和赵家结亲,想必其中有什么误会,请姜小姐不要放在心上。”

停顿了会儿,他补充说:“我们苏家从老太爷那辈起,一直在吴中当地相看亲事,从无例外。”

不对,上辈子苏家明明上门提亲了!

姜蝉内心已是掀起惊天骇浪,这么说亲事也是假的,也是赵家设下的陷阱?其中苏家掺和了多少,莫非两家联手算计她们母女?

越琢磨越像那么回事,姜蝉满口苦涩,胸口被一股又酸又热的东西堵得生疼,良久才道:“苏公子多虑了,你家如何相看,和谁联姻,你对谁有意对谁无意,与我有什么相干?我虽见识浅薄,也不是见到个人五人六的男人就往前凑,犯不着特地提醒我!”

苏俊清从没受过人这般抢白,登时红了脸,下意识想反驳,又觉无话可说。

姜蝉冷哼一声,扭头就走。

一直偷偷摸摸关注他俩的李迪瞧见,忍笑忍得肚子疼,扶着苏俊清的肩膀道:“儒文,这姑娘谁啊,敢给我们苏大才子白眼看!”

苏俊清嫌弃地把他的手拿开,掸掸肩膀,“赵大人的继女。”

李迪夸张地“哦”了一声,“就是那个在昌平县主生辰宴上穿蓝印花布的姑娘?啧啧,不愧是商户出身,嗅觉就是灵敏。”

苏俊清手一顿,“此话怎讲?”

李迪压低声音,神神秘秘道:“我娘前天进宫,章贵妃竟然也有两匹蓝印花布,说是昌平县主送的。宫里什么好东西没见过,她偏要蓝花布,你说稀不稀奇?”

当今还未立储,章贵妃想扶持亲儿子四皇子上位,早就不是秘密了,这一出保不齐又是后宫争斗的把戏。

苏俊清想提醒李迪两句,却听他说:“诶,我就告诉你一人,你可别告诉别人,宫里的事,咱们少议论为妙。”

苏俊清无语。

王家正院堂屋里,王老夫人守着十几匹料子,高兴得不得了,看看这个,瞅瞅那个,不时往身上比划。

“这是杭绸吧,又薄又软,真好。蜀锦?看看这花色,就是不一样!这是松江布?正打算给我小孙孙做里衣,可巧姜小姐就送来了。”

“还有蓝印花布?”王老夫人轻呼一声,放下手里的绸缎,拿过布细细看着,“早听说城隍庙有卖布的,可惜我去晚了,没买到,其他铺子也有卖的,却要一百文一尺,太贵了。”

姜蝉笑道:“您满意就好,我还担心王大人顾及同僚之情,再反悔……”

“哪里话!”王老夫人大手一挥,粗声粗气道,“我儿乃是御史,御史你懂不懂?左右言路,风闻奏事,弹劾百官,位卑权重,赵侍郎品阶是比我儿高,可论圣眷,他就不够看的了。”

完全是不把赵华放在眼里的态度。

得了这话,姜蝉是完全放下心来了,王家好歹也是官身,只要她在这里住着,无形中就多了一层保护。

“怎么没看见你母亲?”王老夫人关切地问,“还是赵家不让她过来?”

姜蝉解释道:“是我不叫她来的,她身子骨不好,昨晚上已是大哭一场,今天就有点起不来身了。”

连亲闺女都护不住,是该哭。王老夫人打心眼里瞧不上姜氏的懦弱,不过吃人嘴软拿人手短,倒不好过多评论,略说几句闲话,就端了茶。

舒舒服服泡过热水澡,姜茶趴在蓬松柔软的厚褥子上,嗅着淡淡的百合香,嘴里吃着杏仁豆腐,浑身都陶醉般的酥软了。

“明天是二十一了吧?”

“可不是。”金绣拿着火钳子拨拉着炭盆里的灰,“大后天就是小年了,今天走的时候,夫人让我提醒您回赵家过小年。”

“要回去,也得赵家派人来请。明天你去赵家看看,若母亲得空,就请她过来坐坐。”姜蝉让她们几个回房睡去,“今晚不用守夜,累了一天,都给我好好睡觉去。”

深夜静悄悄的,偶有几声鸦啼,姜蝉一肚子心思,在炕上来回的翻烧饼,根本睡不着。

很想找人说说话,又不知道找谁,母亲懦弱,遇事只会哭。袁嬷嬷有见解,但一心求稳,从没想过和赵家翻脸。

至于金绣小秀,听吩咐干活跑腿没问题,其他的就指望不上了。

她想起了卫尧臣,那人脸上总是满不在乎的样子,不急不慌的,似乎世上没什么事能难倒他。

姜蝉披衣坐在书案前,提笔开始写信。先是问他家人好,然后说了王老夫人想买蓝印花布买不到的事,“过完年定然有一波行情”。

“我把赵家隔壁的宅子买下来了,往后你找我,直接来便是。省得托人捎口信,我还得找借口出门,来来回回,太耽误功夫。”

“后园子地方很大,足有十来亩,可一棵花树都没有,满院子荒草残雪。等开春了要好好修葺一番,种上梨树、桃树、梅树,再挖个荷塘,这样从春到冬,都有花可以赏了。”

“京城的芝麻烧饼不如老家的缸炉烧饼好吃,尤其刚出炉的,别提多香了。我的青龙还好吗?没把他带京城来他准生气了,等开春我修个马厩……”

啰啰嗦嗦写了满满两页纸,后来连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。

等信寄出了她才意识到——卫尧臣识不识字?

一个穷得交不起税粮的人家,应该没有余钱供孩子读书,如果他请人帮忙读信,虽说没有见不得人的话,但总觉得不好意思。

可信已然追不回来了。

转天姜如玉过来,她气色很好,眉宇间的愁绪也没了,见了姜蝉便笑:“老夫人把家里的帐给我了,说是让我掌家,蝉儿,人家既然给了台阶,听娘的话,回家吧。”

姜蝉问:“您看过账本了吗?管事们是给您回话,还是接着去上院找老夫人?”

姜如玉一怔,“你知道我最不耐烦这等琐碎事,全交给袁嬷嬷了。一大箱子帐本,没个七八天功夫根本理不出头绪来,哪还有精力管那些杂务。”

“哎呦,娘啊,”姜蝉真是要笑了,“他们纯粹是到年底没银子了,找您添补!要是我,就装病撒手不管,要钱就说账目没算清,不、给!赵家在京城也算有头有脸的人,不可能让别人看笑话,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。”

姜如玉细细想了一阵,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,自从接了账本,短短两日,她都支出去五百两银子了。

“娘,您记着,只要赵家不赶秦家李家走,您这病就没那么容易好。”姜蝉眼睛弯弯,露出一丝狡黠的笑,“郎中我都给您找好了,每天给您请平安脉。”

也是防着赵家对母亲暗下毒手。

姜如玉缓缓点了点头。

姜蝉轻轻松了口气,这次没有多费口舌就说动母亲了,看来母亲也对赵家起了疑心,多日来的苦心总算没白费!

小年那天,她果然没回赵家。

王老夫人怜惜她一人孤苦,特地叫她一起用饭,姜蝉却不过,只得去了,又因多吃了几杯酒,夜间便歇在了正院厢房。

子夜一过,爆竹声也渐渐歇了,月光静静地照着,京城笼罩在一片安宁祥和的夜色中。

巷子里,数条黑色身影飞快地跑到王家外墙下,警惕地左右瞧瞧,确定无人,从腰间解下铁锚向上一扔,铿铿几声响,铁爪紧紧地钩住了墙头。

他们攀着绳索翻过墙。

“一会儿动作都快点,做了就跑,毕竟是天子脚下。”土匪头子道,“干完这票,足够咱们在春香楼住几个月。”

周围静悄悄的,一个护院都瞧不见,土匪不由放松了警惕,嘿嘿笑道:“老大,能不能劫个色?”

土匪头子一瞪眼,刚要发火,却见身后多了两条人影,吓得他头皮一炸,差点喊出声来。

其余土匪也看到了,因对方只有两人,根本不放心上,手中大刀片子一晃,就要砍人。

“住手!”土匪头子声调都变了。

大冷的天,那二人只穿着薄薄的夹袄,肩特别宽,腰间扎着带子,显得特别窄,浑身肌肉高高隆起,隔着衣服都能感觉到下面蕴含的强大力量。

他们手中的绣春刀,在月光下散着幽幽的光。

锦衣卫?!

土匪头子差点晕过去,这里为什么会有锦衣卫?他们踩过点,这里只有一个女娃子而已,从哪儿冒出来的锦衣卫?

一个监察御史,七品小官的宅子,竟有锦衣卫?

谁能告诉他到底怎么回事!

作者有话说

第15章 第 15 章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金缕衣

教科书中的朕

修仙女配谋长生

金吾夜

掌金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