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梦远书城 > 宫斗宅斗 > 一片孤城万仞山,春风再度玉门关(纯古言+ > 第57章 第26章 琼树苒若,繁盛貌

第57章 第26章 琼树苒若,繁盛貌

常苒进到屋内,发现一应具备。

门口左侧有着一个极大的熏炉,正中便是圆桌。里头正对着门的一个软塌。朝着里头走了几步,右侧里头是床。帷帐和内里被褥都是橙色的,上头绣的是红色的枫叶图案。似乎被门口刮进来的风吹过,还在徐徐下落。床前的火盆已经燃起,阵阵热气扑了过来。

常苒转过头,看向屋内左侧,是一个黑色的书桌。却不大,低矮的很。边上立着一个木头的绣架子。内里还有妆台。其上物品也齐全,桌子上放着一个小巧的首饰盒,其上只有一颗红宝石装饰,虽是略显单调,却是硕大得很,占据了整个盒子正中的位置。边上是梳子、三两个精美的小盒子,想是胭脂和珍珠粉之类的妆点之物。可也有一样略显得突兀的东西,一块青色的长方形黛放在黛砚上。

常苒把古琴放在那书桌上,正好能放置的下。顺手在边上把黛砚一整个也拿回到书桌上。

“这书桌还是以前,有年夫人寄书信说要回来。老奴找人置办的。因着未说小姐和少爷是否回来,这便只置办了些大件而已。如今这些年过去,也并未再行置办。老奴已经定了新的,再过两日便能送了来替换。”

“无妨。坐吧。”

常苒重新走回门口位置,坐在那圆桌边上。伸出手,拿起那圆桌上摆置的茶具。正中的壶颜色极正。此刻里头已经备好了新沏的茶水。触之那茶壶还滚烫的很。拿着那木节把手,才不觉得太烫。这是一整套茶具,连带着边上摆放的一套八个盖碗。都是绿色釉质。其上深绿色枝叶上开满了粉色、红色的花朵。盛开的重瓣、单瓣、未绽开的花骨朵,各色各异,其上七、八朵花,无一朵花重样。甚至盖碗上和碗身上都是花纹对应,似那碗口为镜子,相互映照。又似那是一汪春水,相互倒影。

常苒拿着壶的手刚端起,那之前引路的婢女便过来接下了那壶。给常苒倒了一杯奉上。

常苒不大习惯叫人侍奉。便用手指敲击了两下桌面。

那婢女会错了意思,在常苒手边的位置又倒了一杯盖碗茶盏。

常苒将错就错,把那盖碗杯盏放置在一旁,看了看一直端正立在边上的常安再次说道:“安叔,请坐。”

这是第二次让,常安便也坐在了边上。却是显得十分拘谨。只坐在椅子前端,双手叠在一起放在腿上。黑青色丝绵衣裳一丝未皱,腰间的白色布条自然垂下。

常苒低着头,看着眼前的茶盏里是金黄的茶汤,徐徐冒着热气,果真好看。端起用双手捧着,左手食指裹在那白色绢花手绢内侧,手绢此刻正称着那绿色釉质,有绢布隔着,那茶碗拿在手中,只是温热的很。从其中透出来暖暖温热之意,能通过手的温度,传入身体。釉质表面光滑异常,连着那茶汤都带着,变成了丝滑绸布一般。静静看着那茶盏中的水波纹路,似有似无。缓缓说道:“安叔是自小在常家谋事的吧?”

“是。其上两辈子人都在。”

一时间,再次无人说话,常苒低头吹着茶盏中的茶水。用手轻轻摇晃着那碗。盖子搭在碗托上。同样的质地颜色,崭新的很。

“小姐宽心,日后这府中有老奴,只是为小姐之命听之,敬之。”

常苒并未说话。仿佛并未听到一般。

“亲家老爷子这两年身子不大好,还瞒着呢。二老爷一家一直在看顾着。”

常苒轻轻叹了口气。可这口气,仿佛如羽毛落下的声音,只她自己知道,那羽毛落下来了。

“外祖父、祖父,二叔、婶子......”常苒口中,小声呢喃着在平川的亲属。说是亲人,其实都很是陌生。同旁人、同书中那些人物没什么不同,从未见过,仿佛只在旁人口中。费力的托人捎来些什么物件,倒是每次都有她的份。只是纵是没有,那些也大多落在了她手中。毕竟她是那般受宠。

“是在京,设灵堂了吗?”

“是。老爷的意思。消息传回来时,说是要大操大办。最好,京中人尽皆知。”

“悠悠众口,众口烁金,便能点石成金了。”常苒说完再次轻叹。放下那茶碗在茶托上,发出清脆的“嘀”的一声。这茶汤已经不再冒着热气,可从始至终,常苒并未喝过一口。瞧着常安道:“安叔,我想去祭拜......祭拜一下。”

“三小姐难道不要,休息片刻?”常安迟疑着转头看了看里侧的床榻。却是微皱眉头。

“不了。身为子女,自该去的。虽是斋戒时日早过,却仍是该守礼。”说完站起身来。

“小铎!”常安朝着外头喊了一声,另一个男孩低着头走到门口。“引着三小姐去祠堂。”

“是。”

常苒跟着出去,并未换衣,还是那身素白衣裙。

常安也跟着站起身,却是看着站在桌边的芷兰说道:“把床铺换了。秋扫落叶,过于伤感。”说完背着手离开了房间。

芷兰这才抬起头,嘟着嘴,朝着门口,常安离开的方向吐了吐舌头,做了个鬼脸。这才伸出手,拿起那未动过的茶碗,一饮而尽,饮后砸了咂嘴,放下那茶碗后开始动手整理床铺。芷兰同常苒差不多年纪,一个人换着床铺略显困难,一边叹气,一边换着。

常安出了云芙阁,召集了府上其余众人去往祠堂。路上找了处隐秘地看了怀中那封信,而后去安顿了那三十多个护送之人。并未让他们立即返程。其后,常安独自迈进了水仙阁的院落。水仙阁后面的寝屋门开着,常安刚好走到院子中能听到里头的说话声音。

“蕊儿,记住娘方才说的,你那姐姐......”

“秦姨娘,四小姐如今也大了。怕是再叫乳名不大好了。老爷之前特意起的名字,已经上了族谱了。那书信刚送过去平川的。单字,若。”常安说着,便站在门口。正好挡住了那阳光照进屋内。

常蕊坐在小椅子上,懵懵懂懂转过头,秦燕怡却是面色稍微有些铁青。咬了咬牙后问道:“何时的事?怎的妾不知呢?”

“早先的事。想是事情繁多,您忘了。”常安说着只是正在门口的位置。

“我忘了?我何时知的?”秦燕怡的语气,开始有些不善。

“原先便是如此,这些个关乎少爷小姐的大事,您还是记得清楚些得好。”常安不急不躁的说着。

秦燕怡上下打量了一下常安道:“你怎的进来我这里,不经通传,真是好没规矩。那院中分给我的都是死人不成?”说完朝着外头扫了两眼。

“那您大可以,再换。只不过这院中人,您都换过几遍了。”

“几遍?几十遍也不都是听你的?”秦燕怡愤愤的转过了身子,收回目光。只是通过房屋间妆台上摆着的那铜镜,模糊的看着站在屋外的常安。拿起那梳子朝着头上的发髻捋了捋。原本那发髻就十分规整。看着常安没有离开的意思,梳子缓缓放下,却是仍旧紧紧拿在手中。呼出口气,心中难有平复,才说道:“不是还能采买吗?她都能采买的。我......”秦燕怡抬起眸子,盯着铜镜中的常安。虽然西屋内空间不大,那妆台又在正对着门的方向,可那铜镜并不清晰,连常安的脸都看不清,更看不清那脸上细微的表情。

常安并没有任何表情,甚至都没看秦燕怡。而是目光看着那坐在妆台边上小椅上的小女孩,小女孩手中已经拿着布偶把玩着。“您若想换,自是能换。三小姐已经去了祠堂侍奉,按道理您和四小姐也该去的。只是老奴担心,之前同您禀告的话,今日人多眼杂,怕是不方便再说。可您是聪明人,自是知道轻重的。后宅之人,与前院可是息息相关。整个府宅,都是一体。四小姐到底是您亲骨肉,您也是常府中人呀。若是万有不当,未听律法便叫那报官者轻判的。”

秦燕怡盯着那镜中的人,可镜中人却转身离去......

常安离开后,常若一把扔掉了手中的布偶。那布偶随着劲道出去,朝着门口的方向翻了一下便停住,正好脸朝着下头,趴在地上。甚至半截身子趴出了门口,在那门槛处的位置。那布偶是用百家布缝制,一段段极小的碎布,花色各异,甚至看起来有些诡异。眼下那布偶就在那门槛处,常若手向后伸着,拿起身后的诗经摊在眼前,再次看了起来。

秦燕怡手中拿着的木梳,修剪得宜的指甲在那梳尺子上来回滑动着,发出极其细微的吱吱的响声,让人忍不住背后发凉。

常若放下书,看着发怔的秦燕怡,小声叫了句“娘......”

秦燕怡回转过头,看着常若。那清秀的样子,是有些像自己的,只那眉眼有几分常文华的模样,可常文华的浓眉大眼,似乎在这脸上不甚协调。多少有些剑眉星目,可常若没有那种英气。方才看到常芜......唤起了她的记忆,原来她都不大记得他们的模样了。原来他们的孩子,同他们长得那般相像......目光重新凝回自己姑娘脸上。还是很欣慰的,这几年也是把眼前的姑娘教养成了闺秀的模样。她想的闺秀模样。什么都不用操心,十指不沾让春水。

“若......常若......”秦燕怡念叨着,缓缓说道:“安之若素、泰然自若。很好。以后要有谋算,断不可急躁行事。娘就是当年沉不住气,再等等,便更好了。也不知我在没在族谱。”

“我不叫常若,我叫常蕊!”常若略嘟一嘟嘴,秀眉微蹙的看着秦燕怡。手中拿着的诗经也卷成卷的拿在手中,却是因为那些话,半点没看进去。“娘以前说过的,我是这将军府中顶重要的人。是这家小姐。三颗心都放在我这!什么若不若,若有若无好不重要!”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贵妃娘娘千千岁

岁岁平安

春夜渡佛

春盼莺来

港夜渐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