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梦远书城 > 宫斗宅斗 > [三国]穿到荆襄名士圈的我主公在哪里啊? > 第14章 忙碌

第14章 忙碌

黄承彦看着女儿这恍然大悟的样子就来气,得亏这女儿手握惊世之学,心里想的也就是造造纸,教教人,庇护庇护一二庶民,她要是志存高远,想着趁势而起做一方霸主,黄承彦干脆多下几回手直接把人废了吧。

庞德公倒是喜欢夸她,却也是说她见事通透,天性纯良,可见是个多没野心的人物。

黄月英想了想,还是问:“洛阳这一战,如果打了,会有许多流民南下吧,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······”

“如今就已经有了。”黄承彦淡淡的,“南阳已有第一批北人弃田而逃,这世上永远不缺有先见之明的聪明人。”当然也不缺自我欺骗、不敢多走一步的蠢人。

襄阳这几年风调雨顺,除非抢占别人的田地,当是没有多少人需要卖身为奴以求度日的。

北方的士族庶民南下,朝廷却早就没有新田分派给他们了,若不是家资雄厚,恐怕不是饿死就是为奴为婢了。而那些带着数万家财又能在新地过上奢华生活的人,又是夺的谁的田呢?

总归是有那么多的人要遭一场变故,黄承彦原来管家半管半弃,家里除了300部曲,没有留下任何宾客,黄月英最好是真能收下来用上,至少免几个人饿死吧……

黄月英想想,道:“要屯粮了。”

黄承彦看着女儿认真的眉眼,笑出声来。她确实还是有几分聪明的。

不仅仅是这一两年了,未来相当一段时间,粮食都要变得很重要了。

黄家庄粮食的储量其实很不错,黄承彦吃食上要求都很一般,所以黄月英才总会觉得自家的饭菜让她很难过。

实际上,别的豪门大户,食不厌精脍不厌细,吃的是绝对不比她后世差。

黄承彦又从来不饮酒,庄子上便也从来不酿酒——酒对粮食的损耗太大了,除非不能违抗的要求,哪个普通农家也不会自己没事把粮食酿成酒喝了,于是庄子上的粮仓都修了好几个。

但还是不够,黄月英需要很多人,也想救下很多人,从洛阳而下能到襄阳,应该是走了近一个郡了都没有县接收,越走下去他们死亡的可能越大。

但买粮食不是那么好买的,远的地方路上的损耗就有一半,而襄阳城的几个大户······

谁现在还愿意出粮食呢?

黄月英对外宣布,她偶然间得到了一个偏方对父亲的病有奇效。需要用粮食酿成高浓度的药水,但如今的制方的方法已经失传,但为了父亲的身体康健,她无论如何也要勉力试试。

于是,从明年起,来黄家庄购买蒲纸都要用一半钱一半粮来交付,既为做药水出力,也为她父亲祈福。

望往来知交友商海涵体谅。

黄老爹的这个病,真是给它物尽其用了。

但这个污名就先让酒精担了,会有机会给它沉冤得雪的!

以及,酿酒用的粮食其实是有要求的,但她收的时候可没有要求······总之,那都是以后的事了。

但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买粮上,地没办法变多的话,提高粮食产量能做的还有——杂交育种和化肥?

!

她记得好像是在那堆书里看到土法化肥什么什么的了!于是赶紧让秋罗去告诉扶芳,把书房里所有带“肥”字的书都先挑出来!

扶芳已经认识不少字了,而且现在每天都非常用功地去认她抄过已经不再用了的竹简上的字,太努力了——虽然人现在被她当作搜索引擎来用了。

黄月英匆匆忙忙赶到芳菲苑,开始给大家解释什么是集合,集合的关系。

结果讲到一半儿,举例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讲过分数,于是又开始讲分数。分数解释中提到了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,于是就开始说圆周率,一路推到了几何的各种形状、面积、周长。

总之非常混乱,没有章法,和黄老爹给她上课的时候简直一模一样,但她现在也是真的没有时间去搞系统化的备课了,条件就是这样嘛······

出来的时候,看着大家满目崇拜的智慧目光,黄月英虚弱地笑笑——她懂得,这里面听懂的人最多一半,其中“一听就会,一做就废”的人还能再筛掉一半。但,先这样吧,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。

刚刚门口那小子的眼神多诚恳啊!我的天,这怎么能辜负啊?

一出院门,秋罗就在门口等着,说:周彼本想找女郎议事,听说女郎在给佃农们上课,颇为好奇,也想来旁听一二。但女郎一直未停,周彼也不愿叫人打断。为不失礼,便自己先离开了。

黄月英无力的招了招手,叫现在领人进去看。她那张用从未裁过的大白纸做的“黑板”上的板书还没撤呢······让他自己进去看,她现在是一句话也不想说了······

周彼去看了板书,有什么新的心路历程,黄月英暂时不知道。

但晚上她没精打采、一言不发地听黄老爹讲武帝本纪的时候,她那“学不了一点”的内心独白表现得明明白白。

但黄老爹是懂教育的,他无视了自己亲闺女要死不活的状态,说了一句立刻让她打了一个激灵的话:“你是不是·····该习武了?”

我?!······

一口气差点儿没上来。

黄承彦摸着下巴接着说:“你这每天怎么总是病怏怏的,还是练练武的好······”

@3?%?#?%@

她每天都忙成这样了,你好家伙,还让她抽空去健身房,健身房是她这种天天996的办公室社畜应该去的地方吗?

但晚上听扶芳说,黄老爹让扶芳第二天把刚被她从一堆“肥”字书里挑出来的《土化肥》《肥料》两本书送到他那去的时候,黄月英鼓了一天的脸又消下去了。

他一声不吭的把书拿走,还能是为什么呢。

给人当了几天老师,她就发现了,黄老爹从来没有就同一个字的楷隶书字体对照和释义问过第二遍。

这是多么恐怖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啊!黄月英寒窗苦读19年,一直都对自己的记忆力引以为傲,但这就是传说中的过目不忘吗?羡慕的口水从眼角流了下来。

为什么不能遗传给她啊啊啊啊!

但是看在他帮自己简化抄书的份上,原谅他了!

《土化肥》这本书,黄月英浅翻了一下——既然是化肥,基本上都要点亮一些工业技能。她看到最简单的一个制作氮肥的原料:泥炭土,石灰,粗糙碱水,石灰石、煤或者木炭木材。嗯,暂时没有办法用。

而《肥料》这本书,倒是讲了包括人粪便、动物粪便、骨粉在内的动物质肥料以及草木灰、油粕类的植物质肥料和矿物质肥料,以及堆肥、河泥等混合肥料的制作,还讲述了肥料的选择、施肥的方法、用量、配合等等,还算能用!

《土化肥》还是要抄的,抄完了之后可以先放着,《肥料》这本书却是要尽快翻完的,翻完了更要尽快地印出来分发到佃农的手中。

说起印······周彼这家伙?

周彼啊,周彼的人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。

黄月英在见识到木活字和泥活字的问题后,就决定用铜和铁做凹版的活字,将活字拼成文章后倒做成凸体的泥雕版,这个泥雕版倒不如叫泥印版好了,因为其实已经通过活字的步骤省去了雕刻的过程了,一套活字做成,制版的速度会大大得到提升。

这已经让周彼大为震撼,也就是能够书写的纸变多了,否则谁还能想到这样的方法,简牍无论如何也是不能“印”的。

而这所谓印刷的技术,其实并不算难,只占了一个巧字。更因其不难,是极容易被复刻的,任何想要传颂学问的人,都可以搞出一套活字,或者干脆如黄家主所说,刻出一套雕版,便可以一劳永逸,再也不用手抄书了。

所以真正有价值的是还是那些“书”,而这些书,黄家主那里······周彼想起了自己看到的那密密麻麻几大张墨迹……

周彼的家中有一个铜矿,且说实话,他其实也有······来铁的门路。

黄家想要铜,也想要铁,用以做活字。周彼心里知道只是一个绝佳的商机,再加上昨日他看到的那密密麻麻的几张大纸上的内容。

周彼是商籍。

商人在汉代并不是一种职业,而是一种户籍属性,一旦登记成了商户,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。

因为单纯的商人是不能有地的,但凡有地便可做地主豪族,那时再做生意不过是家族的一份产业,没有人会指着他们说他们是商户,就壁如黄家造纸卖出去一样,不过是士族的消遣。

而没有地的商人自然也不能半合法地占有人口,但商人从商当然是需要许多人的啊!

所以最初商人用的都是雇佣农,即农闲时候的自耕农、佃农或者没有田的流民。他们与商家只有雇佣关系而不存在人身依附。随着豪强大族们一个个起来,也开始利用手下隐匿的农户做生意敛财,没有田地的商家对农民的吸引力一下子就减轻了许多。

雇佣农的数量越来越少,都被大族们收去,如今的商人,已经越来越不好做了。大多数商户都想要寻找一个望族依附,所谓背靠大树好凉爽嘛!

周家已经观望了很久了,这当然不是因为周家奇货可居,倒不如说,周家这点在南方的小生意并没有被北方的那些大家族看上眼。周彼家中思量再三,决定把眼光往下放放,寻找一些现在还不显但未来可期的新士族。

他斟酌再三,推开了黄家会客厅的门。

宾客,应该是有人身依附关系却不从事农业活动的人,世家大族收拢宾客是很多的,地位却和奴仆差不了多少,就是换个名称吧(官府不登记)

作者有话说

第14章 忙碌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岁岁平安

贵妃娘娘千千岁

鬼怪游乐场[无限]

春夜渡佛

港夜渐浓